瑞碧不认为对方还能活,可也不想就这么放过目标,毕竟她从未失手过。于是乎在打光手枪中所有子弹之后,连忙摘下腰间所有的手榴弹,拉开引线一股脑地丢了下去。
爆炸声很快就淹没在了海浪之中,瑞碧很想跳下去一探究竟,不过理智还是阻止了她。
毕竟这里距离海面至少有十几米高,杂技演员活下来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瑞碧之前一直在嘲笑那群秘密警察和特种兵的审讯能力不及格,没能撬出全部有用的情报。
但她也大意了,如果直接把所有人都叫上,如果自己没有猫戏老鼠的心思,如果对着腿开的那两枪没有打偏,也许一切都会有所不同。
不远处马车中随行的艾斯和其他人倒是没觉察到什么,毕竟瑞碧喜欢戏弄敌人在教会中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哪怕没有那几枪也完全可以判断为对方已经坠崖身亡,至少如果不是当事人坚持,报告上一定会这么写。
很快弗兰茨就收到了疑似马志尼的人坠崖身亡,以及意大利分裂主义者宣传窝点被捣毁的消息。
对于这个办事效率弗兰茨并不惊讶,只是将印刷厂建在罗马城教堂的
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教廷的统治确实腐败到了一定程度,在眼皮底下的东西都看不到。
如果换在别的地方,弗兰茨一定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然而在这个官职、神职都能随意购买的城市,弗兰茨实在没法指望更多了。
好在教皇国除了罗马城以外的地方是由奥地利帝国代为管理,弗兰茨在教皇国的支持率早已远远超过了庇护九世和那些红衣主教们的总和。
虽说英法将奥地利帝国的行为定义为殖民统治,每天都在为教皇国人民身陷殖民地的苦难而感到愤愤不平,但教皇国的民众从下到上都是十二分地支持弗兰茨的统治。
毕竟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肉眼可见的提高,社会秩序得到了重塑,奥地利帝国法代替了原有的习惯法。
当时教皇国的习惯法很多时候就是司铎的话,所谓言出法随大抵不过如此。
神职人员的权力遭到了限制,对于那些虔诚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那些想要以上帝之名欺压良善之辈的人却是末日。
与那些神职人员可以减免刑罚的国家不同,在奥地利帝国,神职人员犯法是要受双份惩罚的。
另一方面则是扫黑除恶,弗兰茨对于地方帮派、黑手党、邪教、为祸一方的士绅绝不姑息。
此外奥地利帝国还关闭了教皇国内所有的妓院,继续违反法律的人将会被送往殖民地改造。
过去教皇国虽然明面上禁止妓院,但实际上从十九世纪以前的游记中不难看出,这条法令在教皇国内形同虚设。
哪怕是根据官方历史的记载,教廷对于贵族和教士也有着一定程度的默许,更是有无数神职人员身陷此类丑闻之中。
弗兰茨在未登基之前就经常从一些伙伴口中听说罗马城最大的修道院就是全欧洲最大的妓院,很多达官显贵为了寻求刺激和那种背德感都会去罗马。
虽说其中不免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当时罗马教廷的名声也着实臭不可闻,部分神职人员的行为更是让人不齿,甚至骇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