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
李东沐不假思索的便表明了态度,对他来说,不影响工作的行为可以不计较,但若是以工作为要挟,这种行为绝对不会姑息。
对于自己和王刚之间的矛盾,省委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这个时候绝对不会出手,一是会影响省委公正的形象,二是考验李东沐的领导水平。
赵晓娟离开后,李东沐便思考起了组织部年前的提议,同时也想到了省委即将开展的年度考核,以及干部调整工作。
关于副书记的岗位,从岗位和资历上看,本土最有竞争力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纪委书记牛守忠,第二个就是组织部部长刘达。
这是两个最有竞争力的岗位,可以说除了铁三角之外,与常务副市长并列位于第一序列,其次才是市委办、统战、宣传、政法等岗位。
如今,李东沐既然希望丁鹤伦接任这个岗位,而牛守忠又有问题线索在身,只剩下刘达这位组织部部长了。
“李书记,正想向您汇报一下全市组织大会的事情。”
刘达到达后,依旧是先说工作,这是他的习惯。
“刘部长,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多久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身为组织部部长的刘达十分敏感。
“差不多两年半了吧。”
“你是组织系统的干部,应该听说了即将开展的年度考核有干部推荐任务吧?”
“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刘达抿了抿唇道:“这个……确实有些想法。不过考虑到春节前各种事务繁杂,所以也没有向您汇报。”
李东沐笑了笑道:“没事,说说你的想法。”
“我想……若是有机会的话,我想回省直单位了。”
“怎么?不想在博州工作了?没有考虑接任市委副书记的岗位?”
刘达摇了摇头:“家有年迈的老母亲,妻子身体也孱弱,为了工作奉献了大半辈子,也想照顾一下家庭,尽一下儿子和丈夫的责任了。”
对于刘达的说辞,李东沐自然不会认为对方就是为了回归家庭,大概率是不想掺杂在自己和王刚的矛盾之中了。
若是站队不对,很有可能将前半辈子的努力前功尽弃。
“是啊,身为领导干部,忠孝很难两全啊。”
“既然你有这个想法,我会全力支持,若是需要我向上级组织说话,一定要告诉我。”
有了李东沐的这个态度,刘达内心还是很感激的。
“关于此次推荐正厅级干部,从组织系统来看,哪几位同志符合条件?”
“按照推荐惯例,副书记段晨光和常务副市长张沉浮是最适合的人选。当然,若是从优势上来看,晨光书记更符合要求。”
李东沐点点头:“若是推荐了段晨光,谁接任副书记最合适呢?”
“这个……”
关于干部议题,向来需要谨慎小心,刘达也不敢贸然推荐,免得与李东沐的心思不合。
“只是我们两个聊,一概不对外。”
“我觉得,本土的干部中,宣传部部长赵文明和秘书长王晓亮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