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吴国来使(1 / 2)

天空中雨丝飘落,笼罩田野,泥土散发着特有的芬芳,混合着春雨的清新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终于下雨了。”

田间汉子走上田埂,用浓重的凉州口音对盘坐在地上歇息的老人说道。

老人抬头看着天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里是汉城,汉中平原最西端的一座要塞。

而在沔水的下游,汉中平原的东端亦有一座被叫做乐城的军城。

此二城皆为诸葛亮所筑。

自延熙八年(245年)这些民夫被卫将军姜维从凉州掳来,他们便定居于汉中平原,为蜀汉耕作、放牧。

他们之中还有更早一批来汉中的,那是二十多年前从西县迁过来的。

田野里,犁铧翻开湿润的泥土,农人们弯下腰,熟练地撒下一把把种子,动作一气呵成。

细雨依旧纷纷扬扬,田间地头一片忙碌,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远处的官道上,一支军队排着一字长龙,缓缓向东而行。

丝丝细雨挂在姜维的肩甲,他牵着缰绳目光却在田间劳作的农夫身上。

他又转头看向远处雾气朦胧、若隐若现的汉城城楼,心思悄然浮动起来。

最近一段日子,姜维把全部心思放在交接汉中防务上,费祎的骤然离世纵然使他解开了束缚,能够大展拳脚,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亦是巨大的。

现如今汉中的防御体系可不容乐观。

要知道丞相在世时,汉中一带能够长期驻守十万左右的兵力,甚至在魏将曹真大举入侵之际,还能抽调江州的李严率两万精兵北上协防。

而今,即便在接手了费祎的汉寿军后,整个汉中也不过四万兵而已。

姜维觉得,若是还像以往实行错守诸围的策略,纵使能阻魏军于国门之外,却无法造成实质性的歼灭。

到头来汉军只会是疲于奔命,陷入完全的被动,又何谈北伐大业?

若是.....

“卫将军...卫将军。”耳边传来参军来忠的声音。

姜维回过神来,转头问道:“何事?”

“今夜是否让军士们先在汉城休整,明日一早再回南郑?”来忠请示道。

姜维扭头看了看一脸疲惫的士兵们,叹了一口气:“也好,传令入汉城。”

“诺。”

姜维扬了扬马鞭,准备进城,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

骑士翻身下马,禀道:“禀卫将军,东吴遣使而来,人已到南郑。”

姜维跟来忠对视一眼,转头看向那骑士:“我知道了,先将使者安排于驿馆,我最迟明日便到。”

说完,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对来忠道:“我先行一步回南郑,来参军明日一早带军队返回即可。”

“遵命。”来忠拱手道。

随后,姜维带着数十亲兵乘船顺着沔水向下游赶去。

......

“贵使今日先在驿馆歇息,我已传报我家卫将军,应当不日便能回来。”

卫将军主簿李密接见了来自东吴的使者。

这使者名叫李衡,襄阳人,现任吴丞相府司马。

“有劳李主薄了。”李衡拜礼。

二人向驿馆走着,李衡借机找了个话题:“某听闻,今春逆魏在关中大肆耀兵,似有南下巴蜀之意,可有此事?”

李密笑了笑:“确有此事。”

最新小说: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