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在堂前哭得崩溃,回到地牢就自己了结了。
地上用血写着四个字:我要回家。
刑部的人以为她说的回家是回安东侯府,只有容铮与谢瑶华知道,叶静想要回的是她位于另一个时空的,几千年后的华国。
从一个大功臣沦落到一个叛臣,中间不过只隔了一年。
“或许,她根本就从来没想要在这里活长久。”谢瑶华喃喃,“她的家里,肯定有她爱她的人与她爱的人在等着。”
容铮没有说话。
男人跟女人不同的是,同一件事上,女人更感性,她可能会去关注的这个人做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而男人则大部分都比较理性,会更倾向于这件事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后果以及补救的办法。
所以容铮现在想的是,叶静死了,但他的造船可不能停。
叶静画的那个巨舰,由她主导的话,再过五年十年应该能做出来,她现在不在了,跑了,那这巨舰注定是做不出来的。
做不出来便做不出来,他原本想要做的,只是一艘比当时的大兴最大的船再大一点点的船而已,不管如何,于大兴来说,叶静都是意外,同时也是惊喜,比大兴最大的船再大十倍的船已经造出来了,东夷敌贼也已经被灭族,只要他多造一批船,源源不断地培养水师,去往东夷郡那里驻兵。
只要东夷郡兵强马壮,便是连大兴内陆远些也没关系,周边的小国绝然是不敢打他们国土的主意的。
还有火铳。
叶静已经与北夷交易了好几次的火铳,说明东海那边已经满布北夷的探子与奸细了。
于是容铮迅速下了令,让肖将军清查闽州及周边郡城,北关那边他也下了圣旨,让他们就地征兵,多加防范。
只不过就地征兵这事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内里会藏了许多的血泪,所以容铮制订了一系列的征兵政策,确保每一个去当兵的人都是自愿的,更确保这些兵走后,他们的家眷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劳动力而陷入饥荒。
谢瑶华也没有感性多久,她也就是感叹了一下就从那股情绪中抽离出来,然后与容铮一起收拾叶静留下来的烂摊子。
大方向上容铮已经有了举措,她就查漏补缺,或是将他的政令更加细化一下,或是更清晰化一些,让底下的人执行起来更加快速有效。
等到叶静案结束,陈玉安重新回去东海继续造船,已经是两个月之后。
谢瑶华让沈吟月与梁述之同行。
沈吟月是代谢瑶华前去视察闽州城及周边城池的女子书院经营情况,以及鼓励这些女学子的。
因为明年六月,大兴会举行第一届女子科举,她们需要来自最权威的声音的鼓励。
梁述之则是代容铮去实地查看大船的制造情况,以及东海水师的水平的。
总之这对夫妻,一人代皇后出行,一人代皇帝出行,可以说是非常荣耀了,等他们从东海归来,梁述之的前途必定更上一个台阶,沈吟月亦会成为皇后跟前最得力的女官。
洛京城内羡慕他们夫妻的数不胜数,但也有许多说酸话的。
说得最多的,无非是他们两个人的子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