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倭寇送上门来的生产设备,系统对如此大胜也给出了丰厚的奖励。
在许昌城内,战士们缴获了德国用于设计262喷气战斗机的全套真空箱加压力罐的组合式风洞设备,以及德军从p1101型到262型的所有技术验证、实验数据、样机图纸等文件资料。
赵骥命令二纵派出专门部队把包括洞体、驱动设备、测控设备在内的全部装备和技术资料运回武汉交到王守竞手中。
王守竞自从回国改行研究航空设计已经七、八年时间了,无论是当年效力国府还是后来加入独立师,他都一直在为缺少风洞而苦恼,一直只能干仿制工作来积累经验,现在可算是有了英雄用武的基础啦。
赵骥特意跑到武汉大学跟王守竞进行了一次谈话:“现在活塞式战斗机的仿制生产已经进入正轨了,我希望王校长你能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新型战机的设计开发上来”。
“我认为喷气式飞机才是未来的航空发展路线,活塞式战机不值得我们再多费精力去继续升级提升,新战机的设计这事儿不用急,王校长你可以慢慢研究,部队目前有bf109就足够应付战事了”。
王守竞这个层面的科研大佬一眼就能看得出喷气式战机的跨代先进性,他对赵骥的建议深以为然,当场就点头表示了同意:“我打算把飞机制造厂和学校的庶务都交给其他人来负责,马上集中起航空系的全部力量来研究新型战机”。
两人谈妥后,赵骥便想告辞离去,不料王守竞忽然开口拦道:“等等,说起新飞机,我忽然想起了我在美国留学时认识的一个后辈来”。
“后辈?谁?”
王守竞眼中流露出一丝欣赏加佩服的神色:“这个青年是个了不得的天才,他在国内本是主修铁道机械的,后来因为亲眼目睹了一二八抗战时倭寇飞机轰炸上海的惨状,所以决心赴美转修航空工程”。
赵骥闻言心头隐隐升起了一阵喷薄欲出的巨大激动,但他还是耐心地听着王守竞继续往下说:“这个年轻人在麻省理工取得了航空工程的硕士学位,我离开美国时听说他又转到了加州理工攻读空气动力和系统工程的博士学位”。
“这位大才叫什么名字?”赵骥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蹦出胸口了,“王校长你能不能把他代为招募到我们这里来?”
“他姓钱名学森”,王守竞终于说出了赵骥期待的答案,“我和他只是浅交,不过素来听闻他是个爱国青年,在留美学生中颇为知名,如果赵书记你同意的话,我愿意……”
“同意,同意,我同意”,不等王守竞把话说完,赵骥就连连点头答应,好像生怕他会反悔一样,“请王校长尽快写信,我派人专门跑一趟美国去请”。
王守竞被赵骥剧烈的情绪波动搞得有点莫名其妙,当年在美国时,他是全美成名已久的顶尖科学家,而初到美国的钱老尚未成名,自己不过是想找个专业领域的年轻人回来当帮手而已,有必要这么激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