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子拿,你就拿,不该问的也不要问,这是规矩。坏了规矩,下次可没人找我们做事!”
“大哥说得是。大哥,下次换俺躺门板呗,俺也想赚十两的。”
“就你滑头。等着吧,下次有机会,让你躺。”
裹纱布的那个忙插嘴,“大哥,我还没过足瘾,要不下次,我和老六一齐躺,咱赚票大的?”
“去去。越说你们越来劲了。这样的好生意可不是随时都有。你们且等着吧。有好处,大哥定然亏待不了你们!”
“谢大哥!”
……
楚瑶的百宝斋今日开业。
萧逸一早同念儿说定,今日一同去给楚瑶的新店送贺仪。
谁知,临出门时却被平宣帝传口谕召见,萧逸只得吩咐卫秋等下护送念儿去百宝斋,自己则更衣进宫。
萧逸赶去御书房拜见平宣帝。
平宣帝面上冷峻,道:“京中尚有不少因旱灾逃难而来的灾民,秋冬将至,为防止那些居无定所的灾民继续流落街头,朕早在一个月前就命栖流所加紧扩建,增加栖流所收纳流民数量。
之前,朕听永乐侯夸夸其谈,说户部已经将扩建银子悉数拨给栖流所,栖流所一切按计划有序开展,目前已经有部分流民住进了栖流所。
但朕刚刚听礼部郎中道,京中尚有为数不少的灾民拖家带口流落街头,无安身之所。
也不知道户部到底怎么办的差事?
眼看寒冬将至,朕唯恐那些流民得不到收治,冻死街头。
朕特派你为钦差,督办栖流所扩建以及收治流民情况。”
“臣领旨。”
萧逸微微偏头,看向身侧那人,想必那就是新上任的礼部郎中王砚青。
但见那人身姿笔挺,容貌清俊,五官干净利落,上扬的唇角带着点玩世不恭意味,眼底又有几分精明。
他对那人有所耳闻。
那人身份显贵,乃是江南王家长房嫡长孙。之前任江南洪安县县丞,因政绩出挑,又有江南王家托举,刚刚被圣上下旨调入京城,任礼部郎中。
虽然礼部并无多大实权,但从地方县丞提为京中礼部郎中,却算是实打实升了官。
这人刚进京,就敢同圣上直言流民情况,想来也是有几分正直之人。
萧逸一直负责督办常平仓放粮,他对流民情况有所了解。
之前也是他同圣上提议,扩建栖流所,用以收治流民。但显然,栖流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不知是哪里出了状况?
平宣帝想必有些乏了,揉着太阳穴对萧逸道:“逸儿,王爱卿初来乍到,对京中尚不熟悉,你闲暇时陪他去京中走走。
这次京中旱灾如此之重,若不是王家的江南米行开仓放粮,常平仓的压力怕是非同一般。
富贵却不忘百姓疾苦,江南王家不愧我大齐仁商。”
王砚青听闻此话,眉头挑了挑,张了张嘴,但还是没说什么。
萧逸同王砚青一同出了御书房大门。
王砚青施礼拱手道:“王某见过三公子,还请三公子不吝赐教。”
“王公子客气了。”
“王某确有一事不明,还请三公子指教。”
“王公子请讲。”
因着萧逸钦佩江南王家大义之举,故而连带着对眼前这位王公子态度也颇为友善。
“刚刚圣上提到江南米行,那是什么情况?怎的同江南王家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