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上官婉儿满脸震惊地看向萧绰。
“陛下,您真的要提拔许良做中书令?”
“的确有这个想法。”
上官婉儿沉默了,心底却久久不能平静。
她能在萧绰一登基就成为御前随侍女官,一方面是她的才能,更多的却是因为她跟萧绰从小一起长大,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可许良呢?
从声名狼藉到如今的炙手可热,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都是靠他自己实现的!
“不过,你说的也的确有道理,现在还不是把他推到台前的时候。
不然朕刚才也不会让李源保密了。”
上官婉儿松了一口气。
不是现在提中书令就好。
她其实还有话没说。
许良现在风头已经够盛,很多事只要朝廷不公开承认,她还可以利用手中谍报进行遮掩,故布疑阵。
一旦现在就把他放到中书令的位置,太引人注目。
朝中一些大臣难免眼红。
列国中如魏国、赵国、楚国对大乾虎视眈眈的,难保不会行刺杀之举。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都有人做。
如楚国派人刺杀大乾惠王,大乾派刺客刺杀楚国大将军等。
还有吴国王爷收买刺客刺杀太子,太子收买同一个刺客刺杀王爷……
就连上官婉儿自己,也一直在动用手中的谍报在魏国渗透,暗杀了几个重臣。
她才跟许良表明心迹,还要携手共伴一生。
她可不想早早守寡!
许良若年少夭折,她此生只怕再也瞧不上别的男子了!
当然,这是她的心里话,却不能对萧绰说。
毕竟作为臣子的,为君王效命,岂有避险求生之理?
萧绰不知上官婉儿心中所想,微笑道:“虽不能拔擢他为中书令,却也得把他放到要职上顶一顶。
侍郎如何?”
“中书侍郎?”
“不错。”
“从门下省转中书省?”
上官婉儿不由愣住。
许良现在是门下省左谏议大夫,官居五品,兼着鸿胪寺少卿、翰林院编修。
任何一个官职都不是常规流程拔擢,且升迁的速度极为少见。
照理说,官员从八品开始后,其主职就确定了其升职的方向。
如现在的尚书令张居中,是从礼部尚书升迁。
在其升礼部尚书之前,乃是礼部司的属官。
许良自入朝堂为官以来,一直都是给萧绰献计、建言献策,先是朝奉郎,后是谏议大夫。
在上官婉儿看来,许良原本的晋升方向十分明确,在谏议大夫位置上干几年,升官到门下侍郎,再散骑常侍。
待甪里言告老之后,许良年龄、资历也都到了,自然而然成为侍中。
在她心底,多少有些私心。
侍中乃是文职,动脑子,不用上前线,没有生命危险。
其职责也只是给建议,审核政令,只要不是太死脑筋,基本上不会得罪人。
毕竟朝中绝大部分政令、圣旨的下达其实都是经过各部、各司议定过的。
走流程也是先经中书省草拟后才到门下省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