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宋掌门!”
俞通海作为水师将领,经过不知多少风浪,但这第一次为教主办事就出了岔子,又是焦急又是气恼,忍不住使劲儿搓着双手。
“鞑子的狗官不知抽了什么风,刚刚亲自带领大队兵马来到码头,命所有海船立即启航向南,最少离开海津镇二十里以外,违者斩立决!”
“往日会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鞑子皇帝或是亲王一类的大官到来,才会如此大费周章。”
宋青书一听,脑中马上闪过赵敏身影,她爹汝阳王可以调动天下兵马,除她之外,可想不到还有什么人会在这个节骨眼跳出来捣乱。
张无忌担心义父谢逊落在金婆婆手中,但以俞通海带来的百余人与元兵硬拼无疑送死。
“俞大哥,你先率领手下兄弟向南,我与你们张教主另找办法,记着注意今晚或明早,再次从此处驶出的海船,到时按照原定计划跟随就是。”
眼看宋青书发话,张无忌也道:“俞大哥,听我宋师哥的就是。”
“是,属下这就去办!”
俞通海一跺脚,跟着转身离开,宋青书三人同样走出船舱,只见原本停靠在港口的船只纷纷扬帆,争先恐后的向南边驶去。
就这样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视野中所有的海船都已经行至数里之外,惟独一艘高两层,船身上还装有铁炮的大海船原地不动,却也没有元兵前来驱赶。
不过那炮船上挂着许多渔网,甲板上还有来来往往的水手搬运着渔获,似乎已经改为了渔船。
“这是蒙古大军当年为了远征倭国而打造的炮船,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大风浪后海师折损过半,远航东征也就成了泡影,这艘炮船就是侥幸留存下来的。”
宋青书找到当地的老人一问,心中更加确定,如果不是赵敏,谁能从官府处找来这样一艘海战用的炮船
“宋师哥,咱们可要避开船上人的耳目,偷偷潜进去”
宋青书摇头道:“不必多费力气,赵敏连这一步都能算到,船上必定还有暗哨,咱们直接过去就是。”
三人稍等了一会,待确定元兵全部撤去后,这才走向那艘炮船,而船上的水手一听来人姓宋,果然都未回去通报一声,就马上请三人上了船。
“宋掌门,张教主,小女子恭候多时。”
赵敏四平八稳的坐在船舱之中,面前桌案上摆着三只酒杯,显然是早有准备。
宋青书看她嘴角压不住的得意笑容,径直拿起一只酒杯,跟着招呼张无忌落座,小昭则是站在身后服侍。
张无忌拱手道:“赵姑娘,那夜万安寺中多有得罪,还请见谅。”
赵敏笑道:“张教主不必挂怀,四大派的那些方丈掌门都不肯归降,这次让你们二人救走也好。”
“如此一来,中原武林再没谁的名号,能有宋掌门与张教主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