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父慈子孝的时代
接下来的血战并没有发生,事实上晋军大多数都接受了十抽一杀……
凡人无法对抗神灵。
十抽一杀还可以赌一把,毕竟就算死也只是十分之一的概率。
但抵抗而死的概率远大于这个。
李克用部下主力的确是沙陀,但又不光是沙陀,绝大多数依然是来自河东各地的青壮,他们的确喜欢割据,毕竟这是利益决定的,但要说为此而拼命那就是另一回事。
之前朱温几次进攻太原,包括汾州在内各地多数依然是不战而降,说到底李克用统治河东,本质上是他的代北集团入主河东。
他的十三太保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代北而非河东。
李嗣源沙陀本族。
李嗣昭的确是河东,他是汾州太谷人本姓韩。
但剩下李存信回鹘,存进振武,嗣本雁门,嗣恩吐谷浑,存璋云中,存审或者符存审陈州,存贤许州,史敬思沙陀本族,康君立蔚州,李存孝飞狐,非十三太保但实际上主要大将的周德威朔州。
十三个主要大将只有一个河东,两个河南,剩下十个全是代北。
所以他们叫代北集团。
李克用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除了收复长安的功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河东本地兵变不断,唐朝后期甚至需要宰相以使相身份镇压河东的骄兵悍将们。他的前任郑从谠就是使相,而再前任康传圭死于兵变,让他当这个节度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于皇帝来说反正这地方骄兵悍将管不了,既然他想要那就给他好了,看看是他狠还是河东的骄兵悍将们狠。
你们不是喜欢闹吗
那就给你们个狠人,有本事你们就跟李克用的鸦儿军闹吧!
这才是他与河东本地势力之间的关系。
后者不会为他拼命的。
朱温来了都会喜迎王师的,如何会为他跟一个神灵拼命
城外的战斗刚刚开始,晋阳城内就已经内乱,那些在城墙上就看到了外面一切的本地青壮,推举丁会为首,紧接着发动兵变,而城外大量士兵也开始选择投降等待十抽一杀。李嗣源等将领带着部分士兵撤回城时候,被兵变士兵阻挡在了城外不敢耽误的他直接绕城而逃,紧接着李存勖率领城内沙陀主力撤出。
两军会合后一同北逃。
第二天。
清晨。
晋阳城门大开。
城内军民全部出城,在城外迎接国师。
“下官昭义节度使丁会叩见国师!”
为首的丁会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向着国师叩首。
他至少身份上还是大唐的昭义节度使。
然后此时列队城外的本地军民也全都战战兢兢跪伏在地。
真的战战兢兢啊!
因为此时那些投降的城外晋军,正在唐军监督下,十人一组抽签呢,抽到死签的直接拖到一边,由陌刀手负责行刑,当场就把脑袋砍了,然后堆到一旁当京观,国师是真的心狠手辣啊,不过他既然是神仙,那也可能是视凡人如蝼蚁。
当然,也可能是妖魔……
那就更是视人命如草芥的了。
总之无论他是神还是魔,人命在他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
既然这样在他面前还是老老实实跪着吧!
“这些是何人”
杨丰看了看丁会身后捆着的一帮男女老幼。
“禀国师,这些都是罪臣李克用家眷,其长子为罗弘信所杀,以次子存勖为世子,已率军北逃,剩余诸子幼者及女眷皆未带走,皆在此处听候国师发落。另有其弟克宁,已死于乱军中,其余诸将家眷亦多半未及带走,皆在此处听候国师发落。”
丁会战战兢兢地说。
“都送京城安置吧。
李克用拒诏当死,李嗣源等作乱亦当死,然妇孺何罪,更何况他终究还有收复长安之功,遗体赐还其家眷,以国公礼在京城安葬吧!
另外传令给周德威二人,让他在南关等待换防。”
杨丰说。
说完他径直走向城内。
后面丁会战战兢兢地爬起,赶紧卑躬屈膝地跟随。
“国师,下官愿往南关晓谕周德威与李存审。”
他边走边献殷勤。
“用不着。”
杨丰说。
“呃,若二人一时糊涂,以其所部降敌,恐有些麻烦。”
丁会小心翼翼地说。
他可真是好心,他是真心为朝廷着想啊!
周德威和李存审以数万大军固守南关,阻挡着朱温号称二十万大军,一旦他们选择投降朱温,那紧接着梁军就涌入河东直奔晋阳来了。这种时候对他们稍微安抚一下给点承诺,他们也就接受现实了,毕竟他们又不是李克用父子这种还想争霸天下的,无论投朝廷还是投朱温,他们都一样是给别人干活的。
投朝廷目前看好像更保险些,不过前提是得给他们点好处。
“麻烦”
杨丰冷笑一声。
“你觉着他们能给我造成什么麻烦”
他紧接着说道。
丁会赶紧闭嘴了。
他又不傻,国师这是摆明了期待周德威二人投降朱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