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角色敲定
“是朱瑞滨担任导演的啊,那质量肯定差不到哪里去。”
同为导演的张永鑫对圈内同业也很了解,见张国桦没那么清楚又和他大概说了一些朱瑞滨的履历以及《香蜜》拍到一半。因为投资商跑路导致资金链断了,原定男主邓纶宁愿交违约金也要和剧组解约。
是顾璟奕临危受命,接下了“旭凤”这个男主。
“是这样啊,那璟奕很有义气了。”
张国桦沉吟了一下,心中对顾璟奕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
“《香蜜》的特效组都是圈内有名的团队,从制作到妆造以及特效都称得上一句优秀。小顾你好好拍戏,不要被之前的风波影响心情。”
“好的”
就这么隐晦提点一句,张国桦也没有说太多了。
“喝酒吧。”
当担任制作人的张国桦举起酒杯,其他几人也笑着拿起酒杯碰了起来。
这一桌子都是长辈,他们之间又有着多年的交情。碰杯过后都是浅尝辄止,但顾璟奕初出茅庐又是小辈。他不能这样照做,干脆满满一杯一口见底。
见到张国桦的目光投了过来,顾璟奕脸上露出诚恳的笑容,“桦哥刚刚指点的经验很宝贵,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我就”
他特意翻过来酒杯示意自己喝的很干净了,话没说太满但在场的众人都已经清楚顾璟奕想表达的了。
在国内,会喝酒又会来事儿的人在哪混都不会很差。酒桌文化,不管是在哪个圈子都很流行。
见他如此姿态,张国桦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容微微点头。“璟奕你吃点东西吧,一直喝容易胃疼。等下别喝坏了肚子,误了你明后天的正事儿。”
“没事的,我和国桦哥比较聊的来。”
顾璟奕顺势而为的夸了一句,他面上有三分醉意实际上眼底清明一片。
“哈哈,你这个年轻人果然有意思。”
张国桦并没有反驳,顺势认了下来这声“国桦哥”。
既然顾璟奕刚刚都叫他一声哥,张国桦也开始不兜圈子直接说起了此行目的。
“璟奕老弟,既然你刚刚都叫我一声国桦哥了。我也不跟你墨迹了,有个项目大概是明年年底开拍。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是主旋律的。”
顾璟奕装作一副笑得憨厚的样子,“国桦哥,你都这么说了。老弟怎么会不感兴趣呢,那也太不懂事了。”
嘴上是这样说,实际上顾璟奕心中很清楚。张国桦口中那部正在筹拍的电视剧,就是《觉醒年代》没跑了。
如果不是五四晚会他表现优异,又很会来事儿。成功进了邹为的眼,这种主旋律大制作剧本根本不会送到他手上。
正剧偏向于严肃,不喜欢选用流量。
更偏向于科班出身的演员,以及话剧圈内崭露头角的小生。
带顾璟奕参加私人聚会的邹为拍着朱志鑫的肩膀,指着顾璟奕哈哈大笑。
“看到没我没说错吧。璟奕这孩子就是猴精猴精的,很聪明。”
“邹导,我就算是孙猴子不也有国桦哥镇着吗”
顾璟奕笑着碰酒,说着一两句俏皮话再次让氛围活跃起来。
从进来一直很稳重的张国桦也被他这一顶高帽子送过来,逗的心情大好。
“哈哈哈,就你小子会贫嘴。顾璟奕,你真的不是帝都人吗。”
推杯换盏之间,酒桌之上关系再次拉近。
张国桦似乎真的有谈正事的想法,他直接问起了顾璟奕对过去几十年历史的掌握程度。
毕竟是能考上央音的,文化分也得本一以上。顾璟奕自然不会犯什么“九漏鱼”的低级错误,言之有物让张国桦与朱志鑫频频点头。
“志鑫,你觉得璟奕更适合哪个角色”
“陈延年吧,璟奕今天五四晚会上不是还说。他中学时代,学校曾经组织学生去拢华陵园了解过那段历史吗”
顾璟奕笑着点头,“是的,那是我们学校组织的研学。”
张国桦放下酒杯,食指轻轻叩了叩桌面上。突然有些严肃,对顾璟奕抛出问题:“那你知道为什么陈独秀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延年一个叫乔年吗”
顾璟奕放下筷子,随即从容答道:“延年出自《荀子》中‘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功成则延年’;而乔年则取自《诗经周南》‘南有乔木,不可休思’。陈独秀希望儿子既能脚踏实地救国,又要有高远志向。”
邹为想要说什么,朱志鑫摇头制止。
老伙计张国桦又开始犯“职业病”了,进入了工作模式。原本气氛和睦的饭局,也变成了私底下试镜。
邹为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他用手机快速搜起了刚刚张国桦问的答案,果然和刚刚顾璟奕回答的一致。递给朱志鑫看过后,后者也默默竖起大拇指。
“那你去拢华陵园时,对哪块碑文印象最深”
张国桦没有给顾璟奕松口气的时间,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
顾璟奕面色如常,并没有慌乱。他眼眸微沉,似乎陷入了眸中情绪。
再抬头时,眼底泛起真实的痛色。
“是第三展厅的铜版画,那里刻着陈延年就义前的话——‘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绝不跪下’。我记得当时历史老师就在和我们说这段话的出处,就是源自陈延年。”
“刽子手逼他下跪,他纵身跳入刑场插满刀刺的深坑…”
整个包厢异常安静,三位在主旋律方向深耕许久的中年男人都对顾璟奕的表现十分满意。
“顾璟奕,如果现在让你演陈延年刑场就义的情节。你需要多久时间,可以进入状态”
张国桦看着他,神色十分肃穆。
其实他一开始来这个局,就是冲着那首《百年征途》来的。
无论是歌词还是意境,都完美契合《觉醒年代》的主旨和时代背景。
没想到与顾璟奕一见如故,这个年轻人有胆识又底线还很会做人。
张国桦是真的起了些爱才之心,他开始在心中思考顾璟奕与陈延年角色的适配度。
可能是出于对“流量艺人”的刻板印象,《觉醒年代》两个青年角色“陈延年”、“邓中夏”里。他觉得最适合顾璟奕出演的是“邓中夏”,同样是湘省出身的顾璟奕如果接下这个角色可以省去湘省官话培训。
而邓中夏作为学生运动的带头者,他能言善辩的口才也与刚刚顾璟奕酒桌上的敏捷思维存在相似之处。
他的人物轨迹也比较单一,整部剧中邓中夏没有特别吃演技的桥段。顾璟奕可以直接本色出演,不需要特别苛刻的演技。
可偏偏顾璟奕看中的是“陈延年”这个角色,五四晚会表演完节目后。他在接受采访时,慷慨激昂的说出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又让张国桦觉得顾璟奕其实也可以试试“陈延年”。
通过刚刚的考验,顾璟奕对陈延年的经历确实如数家珍。“拢华陵园研学”的经历,也不像是为了博好感度而凹的人设。
只是陈延年这个角色是《觉醒年代》里,三个青年角色中对演技考验最高的。
陈延年是理想主义殉道者,在剧中有“刑场就义”的高光剧情。也有丰富的心路转变,带着流量标签的顾璟奕不一定能理解好这个角色。
张国桦和朱志鑫一开始都是打算在话剧演员中寻找“陈延年”,这个角色需要很强的情绪爆发力和渲染力。
年轻一代中,有这个水平的寥寥无几。
反正现在《觉醒年代》还只是立项,距离公示期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张国桦对“陈延年”这个角色,也不急着各大高校和话剧院公开招募。
见顾璟奕有兴趣,也愿意给这个刚认下的“小老弟”一个机会。
试试嘛,有些时候不撞南墙是不回头的。
“有特定的剧本吗”
顾璟奕问着。
“没有,你自由发挥。璟奕老弟,你准备好后就开始吧。”
顾璟奕没有说话,他闭上眼睛大脑飞速转动。
十分钟后
调整好状态后,顾璟奕——或者应该叫他陈延年。他抱着膝盖坐在地上,数着青砖缝隙里钻出的野茉莉。
这是他在被关押后在牢里豢养的小,瓣边缘泛着营养不良的焦黄。像极了妹妹乔年,偷偷在他书里放入的那枚书签。
顾璟奕入戏之快,就让张国桦心中越发满意。
身为导演的朱志鑫,也根据顾璟奕的表演猜出了他想演的是哪一段。
他也起身,踩着皮鞋脚步声由远及近。皮带上悬挂着的钥匙串撞击声比之前更加急促,就像是预示着飞速直下的处境一样。
坐在地上的“陈延年”毫无所动,尽管他知道这是刽子手故意在调试枪栓之前。用一系列小动作制造焦虑节奏,给关押的人最大的精神折磨。
朱志鑫看了眼顾璟奕脸上表情,满是无畏。
他心中更加赞许,顾璟奕将情绪理解到位了。如此匆忙的时间,他能想到这些真的是天赋流选手了。
“陈先生,上路前要不要来一碗甜酒冲蛋”
朱志鑫也被顾璟奕带入戏,开始配合他的演出。
见“陈延年”不为所动,他脸上笑意全无。说话也开始刺耳难听起来,“毕竟,上了刑车之后就没机会吃了。”
“陈延年”充耳不闻,他慢条斯理地在自己衣服上扣着纽扣。从下至上,就连粗布囚衣最上端的纽扣也严丝合缝的扣好。
他对这一时期十分奢侈的“甜品”毫无兴趣,就算对方恶狠狠的将粗瓷碗怼到他脸庞。顾璟奕也只是用两根手指将碗盏推开,腕间镣铐在青砖地上拖出火星。
他神色淡淡,平静开口:“还是留给你们大帅庆功宴吧,他该多补点分——毕竟绞杀个书生的功绩,比剿灭敌军还费脑子。”
“你!”,朱志鑫气的直接对着顾璟奕做出摔碗的动作。
“陈延年”神色淡然到有些淡漠,不受任何情绪所动。他从来就是这样的人,只忠于自己的理想。不会为了安全,向上面摇尾乞怜。
坐在一旁的制作人张国桦,眼底趣味更加浓烈。
顾璟奕将情绪都理解对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刑场就义”时这个年轻人会怎么演绎了。
那一幕,如果还是这样神色淡淡拍出来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这里也不是正式拍摄,没有那么多道具。顾璟奕就做出一副站在赴刑场的囚车的样子,他身形高大站在上面有些拥挤。
顾璟奕高昂着头颅,没有任何胆怯只有对理想将实现的释然。
坐在一旁的邹为也频频点头,他直接对着顾璟奕竖了个大拇指。
能在帝都大学礼堂,喊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的少年就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