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炮轰汉阳(1 / 2)

第164章炮轰汉阳

汉阳确实保不住,因为汉阳的守军比武昌更少,汉阳知府张五纬拼尽全力,能征召上城的守军兵力,也不过三千人。

惠龄做巡抚的时候,应该还是有上万的。鄂辉来了以后,一股脑把滥竽充数、老弱不合格者,全部裁汰掉了,剩下勉强能用的青壮新兵已经不足三分之一。

聂宇这次渡江亲征的战略目标,可是奔着把武汉二府给打下来,逼迫襄阳的清军主力做出抉择。

要么清军准备不足,跟汉军发动决战。

要么清军继续龟缩襄阳,坐看汉军把湖北一分为三,进一步压缩清军在湖北的腾挪余地。

二者没什么区别,无非一个早死,一个慢性自杀。

数日下来,汉阳码头。

在此登陆扎营的汉军兵力,已经突破到了万人。汉军没带多少民夫,而是就地取之于民,拿出了钱粮就在汉阳府城周边雇佣当地百姓,又有许多随军文书官,上去跟那些百姓们宣传汉军政策。

这些随军文书官,有不少都是之前做过分田官,跟着下乡分过田,解决过百姓纠纷问题,对于如何跟百姓沟通,早已轻车熟路。

虽然大多百姓对于汉军宣传的政策,都抱着不信或是半信半疑,但总有愿意相信的,再加上半信半疑,那也有不少人了。

而且,百姓就算不信汉军,可也得信汉军手里的粮食,帮着做民夫去砍树挖沟,就能天天领一份口粮,还有这好事

“反贼在干什么”

“府台大人,反贼好像在给百姓送粮,招募百姓做民夫,帮着他们砍树挖壕沟……”

汉阳城楼上,张五纬盯着城外百姓居然在给反贼卖力干活,却是并无多少愤怒,只是叹息道:“反贼好手段啊!”

身边站的侯师爷疑惑道:“大人何出此言啊”

张五纬苦笑道:“反贼也知道要给百姓粮食,百姓才会乐意给反贼做民夫,帮反贼干活。可本府身为朝廷命官,不但不给百姓半粒米粮,反而还要抢夺百姓用来果腹的那点口粮。侯师爷,你来说说,这意味着什么”

侯师爷有些听明白了,他木讷答道:“反贼……反贼这是拿自己当官府了”

张五纬又问道:“反贼要是官府,那我们是什么”

是啊!反贼拿自己当官府了,那作为官府的他们又是什么

侯师爷想及此处,便觉有些脊背发寒,连忙止住了想法:“大人还请宽心,反贼再有手段,那也终归还是反贼,朝廷大军一至,必叫反贼灰飞烟灭!”

张五纬也没继续纠缠这个话题,转而问道:“藩台大人可有说明何时出兵来救”

侯师爷回答:“藩台大人说还要等待时机,现在江面的反贼还没有全部聚集,等到反贼主力都聚集完毕。届时藩台大人会亲率大军渡江而击,与我汉阳府里应外合,不说全灭反贼,也必能杀反贼一个出其不意。”

说是要等待时机,张五纬也没完全坐以待毙,他没法阻拦汉军继续招募百姓民夫。那就索性自己也把手头上的三千新兵,全部安置到了城墙上驻防。

随后,又力排众议打开汉阳府库,取出府库里所有存粮钱银,用来犒赏守城士卒。同时还在城中大量招募青壮民夫,让百姓全都出人搜集粪便、火油、巨石等物资,连带汉阳城里大户豪族也被“自愿”的出人出钱出粮食帮忙守城。

短短数日,汉阳城墙上的守军兵力,已经从原来的三千多人,迅速扩张到了六千多人。

聂宇用着望远镜观察城头,不由轻笑道:“汉阳城已经守不住了!”

张五纬确实尽力了,也很卖力的在守城,但外行终究是外行,守城永远不是只靠着兵多就够了。

兵力越多,看似赢面更大,也符合兵书正道。但用兵正道的前提,在于用兵必须用精锐之师,再不济也得是令行禁止的正规军。

反观汉阳城里的守军都是什么素质

三千正兵全是刚裁汰下来的新兵,令行禁止不用苛求,勉强只能听得懂号令。另外三千人可就牛逼了,全是张五纬临时违规开仓放粮,招募的百姓青壮,跟民夫没有任何区别。

虽然在他的严令下,都给了充足的钱粮供着,但再充足的钱粮,民夫也还是民夫。除了吃饭厉害,打起仗来战力接近于无,打顺风仗估摸着都够呛。

而且,一下子就扩军到了六千多人,这么多的青壮新兵,全部被搬上来城墙驻防。

整片城墙都快有些站不下,那些清军将官跟他们手下的兵一样,也都是新兵蛋子一窝,完全不晓得如何排兵站哨。

之前三千人的时候,还能勉强应付,现在兵力扩充一倍多,还全部上来城墙守城,这一下子就陷入到了驻防混乱。

不是一小段城墙,突然聚集来几十号青壮新兵,全都不知道干嘛,也找不到自己的上司。就是一小段城墙,就那么零星几个新兵,在那里茫然无措。

张五纬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搞砸了,他能扛住压力,开仓放粮募兵就已经很不错,让他处理城墙驻防混乱的问题,这不是在强人所难吗

好在混乱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汉军要准备攻城了。

最新小说: 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 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短视频:跪下,不准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