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峰怎么可能相信托梦一说,如果真的能托梦那为什么父亲从未在梦里对他说过只言片语?然而眼下事实就摆在面前,真的发大水了,还是全国面积的洪涝灾害。
夜里他睡不着,打着手电筒去检查仓库,在那里与贺兰碰上头,两人顺着手电筒的光线向临时扩建的仓库望去。
厂区整体占地面积接近三千平米,足足有一半的面积现在被仓库牢牢占据着。仓库里除了生产必须的面粉、大豆和香料以外,贺兰还额外囤积了数量不在少数的大米。
望着雨中矗立的仓库,贺兰对陈进峰说道:“第二次洪峰马上就要到了,如果鸭河口能坚持住,那么这些粮食我们自己慢慢消化,如果鸭河口没能坚持住,那么这些就是我们的救命粮。”
最后鸭河口坚持住了,但坚持得非常不容易。在七月份第三次洪峰来袭时,鸭河口发生了溃坝的紧急情况,部队官兵不惜一切代价才将决口险险堵住。
这期间汝辉的运输车辆一直源源不断在向抗洪前线运送物资。
雨过天晴,当抗洪抢险指挥所宣布危机彻底解除时,迎接汝辉的不是表彰与奖励,而是铺天盖地的谣言与摸黑。
最新一期的《消费者时报》上刊登了一则报道,报道中言之凿凿汝辉名义上无偿捐献到抗洪抢险一线的产品实则全部是过期货。
证人、证言、证物一应俱全,报道一经刊登便在卫宁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卫宁电视台黄金时间段的《新闻重点》栏目紧随其后,在当晚便播出了为此拍摄的系列专题节目。
专题节目分为两期,第一期的主题是光明还是黑暗。
电视画面中,昏暗的仓库里许多工人在辛勤工作,一箱又一箱的辣条被工人装卸上车。摄像头明显是偷拍视角,距离工人们有段距离,不远处一段对话传入画面当中。
“这些过期货是准备运出去销毁?”
“销毁?这些全部都要送去抗洪前线,捐给那些当兵的吃。”
“啥?那也太没有良心了!人家拼死拼活在那儿保家卫国,咱们就给人家吃过期产品?!”
“小点儿声,厂长就是这么吩咐的,你不愿意就得丢饭碗。才过期一年,应该吃不死人,再说那些当兵的身体壮,肯定没问题。”
“谁敢打这个包票?”
画面一转,室外瓢泼大雨的情况下,包装箱上光明辣条四个字尤为惹眼。记者跟车暗访,在与送货司机攀谈的过程中问道:“这些辣条是哪里生产的你知道吗?”
“相州陈庄村的特产,以前叫光明食品厂,现在好像改名叫什么汝辉食品有限公司,应该是这个名儿。”
画面切回演播室,西装革履的男主持人坐在镜头前面向观众,神色郑重,“以上就是我们的记者暗访到的画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镜头如实记录了已经过期的光明牌辣条是如何掩人耳目从仓库转移到货车,又由货车运往抗洪抢险第一线的。”
“那么这些辣条最后究竟有没有成为抗洪战士们的口粮呢?如果有的话谁该为这起伤天害理的事件负责,如果没有的话那么这些辣条的最终归宿又是哪里呢?”
“欢迎大家在明天同一时间的《新闻重点》节目中寻找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