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这个时代对食品添加剂和色素的认知还不够深刻,汝辉依然在展位的显着位置郑重标明旗下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和人工色素,是百分百纯天然的食品。
这一点非常容易被参观者忽略,但对于即将成为新手父母的这对年轻人来说却正中下怀。
即将为人父的年轻男人站起身用力拂了一把茂密的头发,问贺兰:“你们能办理清真标识吗?”
贺兰想都不想便回道:“可以办。”路培强和路小妹都是少数民族,办这个应该驾轻就熟。
“这是我的名片。”男人双手将名片递到贺兰手中,说道:“你们什么时候办理成功给我打电话,我觉得你们的产品在中东应该会比较受欢迎。”
贺兰不由得怔住,中东?汝辉在国内连西南地区那块硬骨头都没啃下来,这就要出口中东了?
说实话,她不是没有设想过在这次广交会上成交出口订单,但她始终觉得最先成交的怎么也应该是日本韩国新加坡之类的东亚国家,毕竟大家文化背景相似,口味也大同小异。
万万没想到汝辉的第一个出口目的地居然会是中东。
接下来陆续出场,并对汝辉的产品明确表示出采购意向的,还有泰国、菲律宾、美国和加拿大,不过正式下单的绝大多数还是国内经销商。
贺兰刚刚还在感叹西南地区是块硬骨头,陈雪华久啃不下,继那位主动愿做经销商的贵州老哥后,又出现了一位出手就是五十万元订单、来自湖北的一家国企。
湖北国企出面负责采购的是一位姓李的先生,年纪大约五十出头,略有秃顶,言谈间会不自觉流露出一些“官”气。在与贺兰谈判采购价时他全程掌握节奏,松紧有度,一看便知是老采购人了。
李先生说:“我干了一辈子采购,对你们这些生产商的滑头再熟悉不过,你不要跟我耍花腔,只需要告诉我,我的价格你能不能接受?”
贺兰:“我一个人决定不了,需要跟厂里其他负责人商议一下。”
李先生:“那你尽快商议,我明天再来。”
坦白说这位张先生的采购价看似低廉,但在数量足够多的前提下汝辉还是有一定利润空间的,不过是少赚一点而已,对提高市场占有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贺兰就是觉得他急吼吼当场就要签合同的行为有些莫名的令她不舒服,具体她也说不上来是哪里不舒服,总之就是第六感告诉她不如等一等再说。
这一等就等到了展会的第二天。
第二天汝辉所有人员早早来到展馆前等待提前入场,信心百倍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征程。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面光秃秃的铝合金脚手架。
万众瞩目的包装袋幕墙不翼而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