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队设有联队部,包括联队长(大佐军衔)、副官、旗手等。其下设有三个步兵大队。
-步兵大队:每个大队人数约1100人。大队包括大队部和四个步兵中队。步兵大队部有大队长(少佐军衔)等指挥人员,还配备有大队炮小队(通常有两门70步兵炮)。
人数在180人左右。中队装备有步枪、轻机枪(如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和掷弹筒(通常为八九式掷弹筒)。中队
一般情况下来说一个满编的小鬼子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可以直接超过刘武良在没有进行更改和加强过的一个步兵团。
毕竟正常来说,刘武良一个步兵团一般也只有3350人。
而且不像他现在一样直接给多加了一个炮兵营,把人数直接提到了4000人。
正常来说强悍一点的乙种师团他们是会配备一个炮兵联队的,但是弱小一点的则是只会配备一个炮兵大队。
如果是炮兵联队,装备火炮数量在36-48门左右,主要是山炮(如四一式山炮)或野炮。
若是炮兵大队,火炮数量在12-24门之间。炮兵主要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在作战时进行炮火准备、火力压制等任务。
由于山西这块地方八路军还是相当活跃的,所以驻扎在这里的这个乙种师团可以说是配备了炮兵联队的。
而且由于在山西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正规性的大规模会战要打,所以小鬼子的一种师团,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很少是整个师团一起行动的。
因此在执行扫荡任务或者说是小规模战役的时候,他们的步兵连队都会带上由师团那里直接下放的炮兵部队。
因此根据刘武良的初步判断,小鬼子这所谓的22步兵连队应该会带上一个大队左右的,炮兵也就是12门左右的75毫米山炮。
或者是六门山炮六门野炮,这个就不清楚了,反正初步推算,刘武良觉得对方应该会带上12门火炮。
不过由于小鬼子的野炮和山炮射程都没自己这边的轻型榴弹炮好,所以想要摧毁敌军的炮兵,应该来说是简单一些的。
之所以他会命令部队直接撤离东阳曲县,还有带上老百姓撤离,也是因为自己这边的炮火占据优势,他才会选择这么做。
在山西这块地区有一场作战叫做忻口会战。
当时的小鬼子之所以能够打赢在那里的中国军队,他们依靠的就是自己这边优势的火力,然后中国军队驻守城池,来了个瓮中捉鳖,用大量的炮火给予了部队大量的伤亡。
而现在具备炮火优势的不是小鬼子,是他刘武良,因此他决定复刻那一场作战。
让小鬼子的部队进入城内,然后他利用自己强大的炮火将其大规模杀伤!
这么做无疑会损耗大批的炮弹,但是只要一发炮弹能够消灭一个日军他都是赚的!
只要不是十发炮弹消灭一个日军,他绝对就不亏!
十发炮弹消灭一个日军也只不过就是稍微赚的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