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弊端,赏罚不公,世族有罪不罚,庶民有功不赏,农人耕有余而依然贫困,军士战有功而依然无爵。”
“一派胡言,在场的每一个文臣武将,哪一个不是有功擢升?若是有功不赏,景监一个骑士能做到内史?车英一个都尉能做到高爵将军?”一个大臣不服,一脸鄙夷之色地说道。
“不,在下以为,卫鞅所言大是!!”一个老世族的族长阴纠纠地站了起来,说道。
“非但赏罚不公,还是无功有赏!诸位想想,那位白先生,无尺寸之功,一入秦国,就擢升三公之位,首座而居!赏罚公平何在?”
原来如此,这世族的族长竟然学白舜上面给卫鞅解围,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若是卫鞅不承认,那么弊端就没有,法令无法实施;若卫鞅承认白舜是无功有赏,那么无疑是把最大的靠山之一给移除了一座,还会落得天下骂名。
“住嘴!”卫鞅还没有说话,坐在上面的嬴渠梁却看不下去了,他们攻击卫鞅可以,把战火烧到白舜身上就是在作死。
“太傅对秦国功同再造,若非太傅一逆转乾坤之计谋,秦国必定再次陷入战乱。不过具体内容恕渠梁不能透露给诸位,不过日后秦国强盛起来,渠梁定然公之于众。”
嬴渠梁说的自然是白舜驱虎吞狼齐魏的计谋,但他也明白,这件事情不能明说,一旦走漏一点风声,那么驱虎吞狼未成,反而先被愤怒的虎狼吞噬。
“世族有功便赏不代表庶民有功便赏,若诸位能说出在座有哪一位是庶民受赏的,卫鞅自然拜服。”卫鞅在嬴渠梁坐下后又说道,那群老世族哑口无言。
“敢问第三弊端?”公孙贾又问道。
“聚民无力,慑民无威!若举国同法,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战!”
&bp;&bp;&bp;&bp;
<b>
</b>(活动时间:年月日到年月日)
&bp;
&bp;
&bp;